最新資訊
綠色農業節水灌溉要求更高
2019.03.30
未來20年,我國人口增加給農產品數量提出了更高要求,資源短缺與生態環境壓力給農業生產帶來更大挑戰,降本增效和國際競爭對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。綠色農業節水灌溉發展是主旋律,提高勞動生產率是提升未來農業產業競爭力的關鍵,迫切需要發展節本提質增效綠色可持續農業,大幅度提高土地產出率、資源利用率、勞動生產率,實現農業強、農民富、農村美。
近些年我國耕地流轉持續推進,耕地流轉規模已經從2007年的6400萬畝增加到2016年的4。71億畝,2016年的流轉面積占比也已經達到了35。1%。合作社與家庭農場是耕地流轉去向的主要主體。
截至2016年年底,我國有家庭農場約87。7萬個,經營耕地面積1。76億畝,平均規模200。2畝,逐漸成為我國農業生產的生力軍。一般情況下,100畝左右的家庭農場較為普遍;300~400畝的為中型家庭農場;600~700畝的為大型家庭農場。根據我們的調查,面積超過300畝的家庭農場對發展高效節水灌溉很迫切。
目前,我國農業已基本實現耕、種、收、加工的全程機械化,而灌溉機械化水平相對較低,是全面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短板。由于農村勞動力減少,農業勞動力成本不斷增長,發展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不僅僅是推廣應用一種節水措施,而是促進現代農業轉型升級與綠色發展的迫切需要,是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和促進鄉村振興的必然要求。
特別是近年推廣應用的水肥一體化甚至水肥藥一體化技術,不僅能節水、節肥、節藥、節地、節勞,促進規模化經營,減少農業面源污染,而且還提高了產量和品質,具有很好的發展前景。從世界范圍以及我國現代農業發展趨勢來看,發展節水農業是必然選擇。農業節水事業是朝陽事業、朝陽產業。
目前在綠色農業節水灌溉要進一步研究節水的標準,關注高效節水灌溉設備的研發和農業節水技術的普及與推廣,加強工程措施與農藝措施的有機融合,重視農業主導產業的區域性綜合集成模式的創建,加強大規模區域性節水的生態環境效應監測和評價,提升農業節水的信息化和自動化水平,完善節水補償機制和相關激勵節水的政策,促進農業節水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。
主站蜘蛛池模板:
玉田县|
新昌县|
博兴县|
崇仁县|
榆林市|
分宜县|
贺州市|
崇仁县|
叶城县|
佛坪县|
德阳市|
罗城|
中西区|
饶河县|
夏津县|
延安市|
兰坪|
祁东县|
株洲县|
万年县|
宜黄县|
正安县|
玉屏|
苍山县|
巨野县|
玛曲县|
邳州市|
临江市|
景洪市|
海林市|
洛隆县|
肇庆市|
冀州市|
葫芦岛市|
西丰县|
巴楚县|
馆陶县|
新河县|
油尖旺区|
杭锦旗|
施甸县|